黄芪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处方用名】 黄芪 炙黄芪 蜜黄芪。
【规范方法】 黄芪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蜜黄芪 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黄芪片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粘手时为度,取出,放凉。每100kg净药材,用炼蜜25kg。
【药典方法】 黄芪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蜜黄芪 取黄芪片,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药材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净药材,用炼蜜25kg。
【量化方法】 黄芪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蜜黄芪 取黄芪片,用其重量25%的炼蜜加入炼蜜重量50%的沸水,混溶后与药物拌匀,经4-5小时闷润至透,置锅底温度为140℃的锅不断翻动,当温度由70℃回升至98℃,药物表面呈深黄色,不粘手时,用时约10分20秒,取出,放凉及时收藏。药物炒用量200g [1] 。见下表:
【成品性状】 黄芪 为类圆型或椭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有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中心黄色,周边浅棕褐色,有纵皱,质坚韧,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蜜黄芪 形如黄芪片,表面深黄色,有光泽,质坚实,味甜,具蜜香气.
【鉴别】
1.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8~30μm,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石细胞少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较厚[2]。
2.理化鉴别
2.1.本品粉末3g,加水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溶液2滴,在沸水中加热5min,冷后呈紫红色。(检查氨基酸、多肽。) [1]
2.2.取以上溶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加入5%α-萘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在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检查糖、多糖。) [2]
2.3.生物碱实验[3] 取粉末2g,加10ml酸性乙醇,温浸2h,过滤,将滤液调至中性,蒸干,用稀盐酸溶解残渣,分成3管,滴如下试剂,结果见表1。
3.薄层色谱鉴别
3.1黄芪粉末的薄层鉴别[4]
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上,用40%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 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3.2.复方制剂中黄芪的薄层鉴别[5]
对照液 称取黄芪片适量,加10倍量离子交换水分3次煎煮,每次1h,过滤,合并3次滤液,浓缩适量,加95%乙醇至70%,冷藏12h,过滤浓缩成浸膏。取浸膏粉0.75g加氯仿-甲醇(1∶1)3ml,室温下,振荡提取上清液作为黄芪对照液。
空白供试液 称取复方各生药片(除去黄芪)适量,依上法制成浸膏,取浸膏粉0.75g,用氯仿-甲醇(1∶1)3ml振荡提取,上清液作为空白供试液。
复方供试液 分别取复方浸膏及其制剂各0.75g,加氯仿-甲醇(1∶1)3ml,置具磨口塞样品管中,振荡提取离心,取上清液作为复方浸膏供试液及其制剂供试液。
测定 分别取对照液10μl,空白供试液、复方浸膏及其制剂的供试液20μl,用甲苯-氯仿-丙酮(8∶5∶7)溶剂系统上行展开约14cm。挥尽溶剂后,喷洒1%铁氰化钾与2%三氯化铁混合液(等量配制)5ml显色,结果除空白供试液外,薄层板上在Rf值约0.65处出现明显的天蓝色特征斑点。
3.3. 参芪胶囊中黄芪的薄层鉴别[6]
取胶囊内容物13.4g,加甲醇50ml,超声提取45分钟,过滤,滤液加入已处理好的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10g,内径10~15nm),干法上柱,用40%的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水液,正丁醇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空白对照样品13.4g,按上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液;取黄芪对照药材3g,按上法处理,作为药材对照液;取黄芪甲苷标准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溶液,作为标准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距15cm,凉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烘约5分钟,供试品色谱、对照品色谱、药材对照品色谱在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空白则无。
4.其它鉴别方法
4.1.黄芪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7]
色谱条件 C18色谱柱(4.6x250mm,5μm)。水乙睛梯度洗脱系统见表2,温度25℃,色谱图光谱采集范围:190-400nm;以黄酮为参照物,检测波长254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定容。制成浓度为毛蕊异黄酮2.350mg/ml,芒柄花素2.325mg/ml的对照品溶液.
表2测定黄芪药材指纹图谱的流动相
测定 按上述条件进行测定图谱,图谱见图1
4.2.中草药黄芪的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的质谱鉴别[8]
条件 N2激光,波长为337nm,激光的脉冲宽度为3ns,激光能量采用略高于阈值的激光强度。分子量用外标法较准。所有谱图均是100次累加的结果,未经任何圆滑处理。基体为2,5-二羟基苯甲酸(DHB)。
样品制备 称取粉碎干燥后的黄芪或红芪48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160ml95%的乙醇提取8h,浓缩,加入13ml饱和的正丁醇溶解,并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即为黄芪提取液。取适量的黄芪提取液与基体DHB混合后,0 5~1 0μl置于样品靶上,以冷风加速干燥,结晶。测定质谱图2如下:
图1 黄芪药材特征指纹图谱
【检查】
1.总灰分 供试品粉碎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缓缓炽热,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不得过5.0%。
2.酸不溶性灰分 取上项所得的灰分,在坩锅中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锅,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至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不得过1.0%。
图2 不同产地黄芪和兰州产红芪提取液的质谱圈(A济南B蒙古C四川D兰州产红芪)
3.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量[4]
色谱条件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 SE-54(或DB-1701),Ni-ECD电子捕获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300℃。不分流进样。程序升温:初始100℃,每分钟10℃升至220℃,每分钟8℃升至250℃,保持10分钟。理论板数按α-BHC峰计算,不低于10,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混合对照品储备液制备 精密称取六六六 (BHC)[α-BHC,β-BHC,γ-BHC,δ-BHC],滴滴涕 (DDT)[ PP’-DDE,PP’-DDD,OP’-DDT,PP’-DDT]及五氯硝基苯 (PCNB)农药对照品适量,用石油醚(60~90℃)分别制成每 1ml约含4~5μg的溶液,即得各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各对照品储备液0.5ml置10ml量瓶中,用石油醚(60~90℃)稀释至刻度,即得。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用石油醚(60~90℃)制成每 1L含0μg、1μg、5μg、10μg、50μg、100μg、500μg浓度系列,即得。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供试品于60℃干燥4小时,粉碎成细粉,取约2g,精密称定,置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水20ml浸泡过夜,加丙酮40ml,称定,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用丙酮补足减失的重量,再加氯化钠约6g及二氯甲烷30ml,称定,超声处理15分钟,用二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静置使分层,将有机相迅速移入装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100ml具塞锥形瓶中,放置4小时。精密量取35ml,于 40℃水浴减压浓缩至近干,加少量石油醚(60~90℃)如前反复操作至二氯甲烷及丙酮除净,用石油醚(60~90℃)溶解并转移至10ml具塞刻度离心管中,加石油醚(60~90℃)至5ml。小心加入硫酸 1ml,振摇1分钟,离心(3000转/分)10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2ml置具刻度的浓缩瓶中,连接旋转蒸发器,40℃下(或用氮气)将溶液浓缩至适量、精密稀释至 1ml,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与之相对应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连续进样3次,取3次平均值,按外标法计算供试品中3种农药残留量。 六六六(总BHC)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4.浸出物[4]
冷浸法 取供试品约4g,称定重量,置250~30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100ml,塞紧,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得少于17.0%。
【含量测定】
1.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1.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40ml,冷浸过夜,再加甲醇适量,回流4小时,提取液回收甲醇并浓缩至干,残渣加水10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提取2次,每次20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3~5ml使溶解,放冷,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cm,长12cm),以水5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40%乙醇30ml洗脱,弃去40%乙醇洗脱液,继用70%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2ml量瓶内,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对照品溶液 另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
测定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与6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6:2)
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进行扫描,波长:λs=53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C41H68O14)不得少于0.040%。
2高效液相色谱法
2.1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9]
色谱条件:Nova-PakC18柱(3.9mm×150mm,4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1:2:0.1);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40℃。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约3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4h,甲醇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干。残渣加30ml水溶解后,用30ml乙醚洗涤,取水层加3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加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0ml洗涤,取正丁醇层减压浓缩至干。残渣用20ml水溶解,加20ml乙醚洗涤,取水层减压蒸干,残渣加2ml甲醇定容,高速离心,上清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用外标一点法计算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2.2.测定黄芪中毛蕊异黄酮-7-O-B-D-葡萄吡喃糖苷的含量[10]
色谱条件 色谱柱PolariS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l.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毛蕊异黄酮-7-O-B-D-葡萄吡喃糖苷对照品2.14mg,精密称定,置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对照品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45℃真空干燥5h的黄芪粉末(过40目筛)约1g,精密称定,置B-811提取器中,加人甲醇60mL,加热回流2h,提取液浓缩至5ml,滤过,用适量甲醇洗涤滤器3次,并入滤液,用甲醇定容至10mL,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作为供试品溶液。
样品测定 进样5或20μl,另进对照品溶液1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含量。
3.HPLC-ELSD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YWGC18(10μm,4.6mm×200mm);流动相:乙腈-水(1∶2);室温,流速0.8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7℃;气体流速:2.7ml·min-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本品粉碎过60目筛,精密称取1.5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40%甲醇20ml冷浸过夜,再续加40%甲醇使之总量为50ml,热回流4h,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微热溶解,加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2次,每次20ml,弃去氨液,正丁醇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放冷。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1.5cm×12cm),50ml水洗脱,70%乙醇50ml洗脱,收集70%洗脱液,蒸干,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ml容量瓶中,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作为供试品溶液。
样品测定 吸取样品20μl,进样依法测定,用外标一点法计算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4.微波技术辅助法测定黄芪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12]
样品溶液制备 取粉碎的黄芪约2g,精密称定,用滤纸包好。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60~90℃)水浴回流脱脂2次(每次2h)。弃石油醚提取液。黄芪挥干石油醚后,置100mL烧瓶中,将此烧瓶放入MCL3型连续微波反应器中,用80%乙醇回流提取,调整功率560W、500W、400W、350W,反应时间20min,提尽黄酮。另用少量80%乙醇多次洗涤黄芪,并入提取液中,定量转移入100ml量瓶中,加8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测总黄酮之黄芪样品液。将提尽黄酮后的黄芪,置100ml烧瓶中,放入MCL3型连续微波反应器中,用80%乙醇回流提取20min,取液,黄芪挥干乙醇后,再放入MCL3型连续微波反应器中,继续以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0min),调整功率630W、600W、560W、450W。减压抽滤,各次滤液合并。水浴浓缩后,用蒸馏水定容至250ml,即为测多糖之黄芪样品液。
4.1.总黄酮含量测定 分别将测总黄酮之各样品液定量稀释5倍后,再精密吸取各稀释液适量于10ml量瓶中,加5%亚硝酸钠0.3ml,放置6min,再加10%硝酸铝0.3ml,放置6min,加4%氢氧化钠4ml,加水至刻度,摇匀,进行全波长扫描测定吸收度,由回归方程求出稀释液中总黄酮浓度计算百分含量。
4.2.多糖含量测定 以葡萄糖作对照品,用硫酸 苯酚法测得回归直线方程。然后用黄芪精制多糖(自制)测定换算因子。在此基础上测定各样品中多糖含量。
5.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芪不同炮制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13)
5.1.条件 美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工作条件 入射功率1.1KW,氩气冷气流量18L/min,氧气载气流量0.3L/min,雾化气压为30磅/2,提升量3ml/min,观察高度14cm,积分时间10s。
5.2.炮制样品的制备
生黄芪 取原药材净选后备用。
蜜制黄芪 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加入净黄芪片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备用,用蜜量25%(g/g)。
炒制黄芪 取净黄芪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点焦斑或深黄色,备用。
米制黄芪 取大米至锅内炒黄,倒入净黄芪片拌炒至棕黄色,取出后筛去米,放凉,备用。用米量20%(g/g)。
酒制黄芪 取净黄芪片,加米酒拌匀,放置闷润1h后,文火炒干,备用。用酒量12.4%(g/g)。
盐制黄芪 取净黄芪片用盐水拌匀,润透至盐水尽时,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备用。每500g黄芪,用盐9g,水适量。
盐麸制黄芪 取麸皮炒热后,加入净黄芪片炒黄,筛去麸皮,加盐水喷匀,用微火烘干,备用。每500g黄芪,用食盐186g,水与麸皮适量。
以上生黄芪及6种黄芪炮制品均粉碎,以四分法取样,再过40目筛,在60℃干燥4h,备用。
5.3.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精密称取干燥样品粉末各0.2000g于50μl坩锅中,用少量去离子水浸润,依次加入硝酸2ml,硫酸2ml,高氯酸2滴,于电炉上缓慢炭化至全黑。移入马弗炉中,5400C加热6h至消化完全,取出冷却。残渣用2ml盐酸水溶液(1∶1)溶解,转移至5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测定,
6.分光光度法
6.1.测定黄芪多糖中阿拉伯糖的含量[14]
黄芪多糖的制备 取黄芪2kg,水煎煮2次,每次2h,合并煎液,浓缩至每1ml含生药2g,醇沉使含醇量达70%,静止过夜。抽滤,滤渣加蒸馏水溶解,离心取上清液,超滤,取截留分子量在3000~50000之间的滤液,醇沉,使含醇量达70%。抽滤,滤渣置水浴挥尽余醇得固体物即为黄芪多糖样品。
显色剂的制备 A:称取3,5 二羟基甲苯适量,用盐酸-冰醋酸(1∶3)的混合液溶解,配成浓度为0.1%的3,5-二羟基甲苯溶液。B:配1mol.l-1的三氯化铁溶液。临用前,取A溶液99ml与B溶液1ml混合,摇匀,即得3,5-二羟基甲苯与三氯化铁显色剂。
工作曲线的制备 精密对照品溶液1ml,加入3,5 二羟基甲苯三氯化铁显色剂4ml,充分混匀,置沸水浴中加热30min后迅速放入冰水中冷却到室温,在665nm处测定吸收度。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样品的测定 分别精密取不同批号的黄芪多糖,按上述方法测定.
图3 a-阿拉伯糖对照品 b:黄芪多糖 样品c:葡萄糖对
6.2.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15]
6.2.1.黄芪甲苷的提取
根中总皂苷的提取 取黄芪根250g,70%乙醇浸泡24h,超声波提取3次,过滤,回收乙醇,水溶液,正丁醇萃取3次,分出正丁醇层,减压浓缩,得总皂苷.从根提总皂苷中精密称量1g,用无水乙醇定容为10.00ml备用,为I液。
叶中总皂苷的提取 精称黄芪叶90g,同法提取 (用正丁醇萃取前,须用石油醚萃取去除叶绿素),得叶提总皂苷粗品。从叶提总皂苷中精密称量5g(相当生药44.5g),用无水乙醇定容为10.00ml备用,为Ⅱ液。
6.2.2.黄芪甲苷的分离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黄芪甲苷进行分离。用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水(65∶30∶10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后在黄芪甲苷对照品的位置喷10%硫酸乙醇液,于105℃烘5min显色将和黄芪甲苷对应位置的硅胶刮取下来,用甲醇回流去除硅胶,回收甲醇。分离后得到的黄芪甲苷分别用无水乙醇定容为10.00ml。分别标记为a液(根)、b液(叶)。
6.2.3.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2.00mg黄芪甲苷标准品,用无水乙醇定容为10.00ml。精密吸取黄芪甲苷标准液0.00ml、0.60ml、0.80ml、1.00ml、1.20ml、1.40ml于6支具塞磨口试管中,水浴加热挥去溶剂,各加入0.20ml5%(w/v)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及0.80ml高氯酸密塞,于70℃水浴恒温加热20min,取出后立即用流水冷却,加冰醋酸5.00ml摇匀,在显色1h内,用756型分光光度计,于560nm处测定。得回归方程,精密吸取a液0.50ml、b液0.25ml,按上述方法操作。
【性味与归经】 甘,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与用量】 9~30g 。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