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15号
电 话:027-85860666
交 通:地铁6号线汉正街站D出口
武汉市第一医院自2013年起,分别与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新城区医院,3家对口支援单位和1家“1+8”城市圈医院签署了医疗联合体协议。2015年4月,医院重组了社会服务部,对上述的13家医疗联合体进行一体化协作运营管理。根据各医联体实际情况,拟定年度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健全机制,统筹推进,探索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为积极适应新医改要求,医院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在认真总结近10年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支援及托管单位互惠共赢合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医改、新常态下的分级诊疗、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等工作,制定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走进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长青社区为贯策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助推医疗联合体发展,武汉市第一医院于今年7月8日与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单位。过去,两院大多是开展技术层面合作,优势互补。自两院“喜结连理”后,一医院神经内科积极响应,打造“三通”平台,坚持每周选派专家查房授课,全面放开人才交流,实现专业和技术人才互通。两院都积极响应中国卒中学会号召,成立”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热情服务基层百姓。12月25日下午,市一医院和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红手环志愿者团队,联袂走进东西湖区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组建医联体,建立健全医联体内双向转诊、资源共享机制,落实三级医疗机构帮扶带动基层技术提升的责任和义务,是目前深化医改的有效路径之一。我院积极响应号召,自2013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医联体”成功启航以来,我院护理部对前进、古田、满春、汉水、六角亭、汉南、东西湖等地区进行了护理管理及专业技能的对口支援帮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医院护理部按计划定期选派具有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长到社区对口帮扶。在此期间,规范了社区药品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治疗室用物及消毒隔离管理。社区护理人员也发扬勤奋好学的态度
湖北汉川居民马女士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导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行不过百米,甚至不能站立,严重困扰着马女士的生活。为此,她接受过各种保守治疗方法,甚至找过江湖医生做过“小针刀”,无奈疼痛却日益严重,左下肢肌力还明显下降。恰逢武汉市一医院和汉川中医院成立医疗联合体,汉川患者可直接转诊到武汉市一医院就诊。打听到武汉市一医院疼痛科开展各种微创介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马女士于是转诊到一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疼痛科冯丹博士认真分析了马女士的病情,决定采取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