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中医内科专业组

发布者:科教处 时间:2024-04-25 浏览量:33

一、 专业介绍

中医内科专业分别包括中医门诊和中医综合病区及周围血管科两处中医经典病房。以下为科室简介:

中医门诊利济路院区和盘龙院区设有独立诊间近30个,包括在职及离退和外聘专家近60人,开设中医内外妇儿等特色专病,年接诊患者20余万人次。

1.中医经典病房1-中医综合病房简介

中医综合病房以中医综合治疗内科病为特色,承担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2019年获批武汉市卫健委中医重点专病(骨痹)。开放床位35张,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博导1名,硕导2名。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6名。科室立足中医经典理论,强调中医特色,着力于发挥中医优势。

2.中医经典病房 2-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简介

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现有床位48+25张,拥有“一个中心、三个室”(即慢性伤口诊疗中心、经皮氧分压检测室、足病治疗室和硬化治疗工作室),医生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1人、高级职称2名、博士5人、国际伤口治疗师2人和护理技术能手2人。有国家首批优秀临床人才、省突出贡献专家、市黄鹤英才和武汉“中医名师”,多人担任糖尿病足、静脉曲张和脉管炎国家级专家委员会委员。连续三届的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及省临床重点专科(普外科),集医教研和康复于一体,规模和诊疗技术全省领先、全国先进的周围血管重点专科,是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筹)及武汉市络病等三个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单位。

二、 技术特色

科室立足中医经典理论,强调中医特色,着力于发挥中医优势。运用传统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中药、针刺、艾灸、中药熏洗、穴位贴敷、拔罐、刮痧等)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特别在慢性病的调理(如脾胃病、心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等)、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痛风等)、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开展养生保健咨询和调理,有冬病夏治、膏方调理,充分体现“治未病”思想,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在中医外科方面,充分发挥介入诊疗、微创手术和中医外治等中西医优势,做到了让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置管溶栓和激光腔内闭合与中医传统的化腐清疮、煨脓生肌名方名药如拔毒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全蝎膏结合,在周围血管病诊疗上乳化交融、相得益彰,充分利用省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及武汉市络病等三个学会平台,将“四畔理论”、“通阳与扶阳论”,逐层与蚕食清疮、精微与精准截趾(肢)法,中药化腐清疮与PRF术、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院内协定方与自制制剂等,引领到1+8城市圈,推广到全省、幅射至中部。

三、 专业科研水平

以杜建民、张介眉、李恩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等三个国家级项目为依托,现有薛莎湖北省老中医工作室、谢沛霖湖北省老中医工作室二个名医工作室,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中医特色技术骨干人才,湖北省及武汉市中青年知名中医,“武汉中医名师”,武汉市人民政府“黄鹤英才”,国家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本中心现有高级研究人员9人,其中博士达10人,正高级职称人员6人,专业涵盖中医内科、中医外科、消化内科、血管外科、骨伤、内分泌等,人员配备合理,专业涵盖全面。我科以两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三个全国指导名师工作室和四个国家及省级重大课题为依托,在周围血管病临床研究上取得一些科研成就。近3年仅我科就承担了4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省市级奖励1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编辑出版学术专著8部,为我研究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平台。

四、 专业秘书联系方式

姓名: 文阳      邮箱:584629133@qq.com       电话号码:15391513676

 

 

主要研究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