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

建设

Party-mass building

武汉地区第三节“我心目中的好医生”事迹材料

发布者:党办 时间:2014-03-29 浏览量:69

编者按:近日,在市卫生计生委与《武汉晚报》社联合举办的武汉地区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医生”评选活动中,我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罗光伟、神经内科副主任魏丹光荣当选。现将两位好医生典型事迹刊载如下,希望全院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积极向他们学习,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把武汉市建设成为国家医疗卫生中心、打造健康武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倾听”是好医生罗光伟开出的第一张处方

罗光伟同志参加工作23年来,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和无私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先后荣获硚口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武汉市劳动模范等称号。2003年入选武汉市卫生局“511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是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得者,现任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武汉市政协委员。

无私奉献,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2008年汶川地震,罗光伟医生主动请缨赶赴灾区,毫不顾及自己的安危,全力救治转运伤病员。一位82岁的羌族老大娘由于震灾至多根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还伴有冠心病心衰,病情危重。转运途中他守在病人身边近20个小时没合眼,确保这位老大娘平安抵达武汉。

2009年冬季甲流肆虐,罗医生作为市甲流防治专家,经常参加疫情排查。一天深夜1点,大雪纷飞,市指挥部一个电话要求他立即赶到汉阳某医院排查发热病人,这时他爱人夜班不在家,家里只有9岁的儿子,他多不放心儿子一个人过夜啊!但一想到发热患者家属焦急的心情,他便毫不犹豫地摸黑走向夜幕中,当他顺利完成排查任务、全身雪花地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熟睡中的儿子。

大爱无疆,医患亲如一家人

黄爹爹长期独住。这天因COPD急性发作来住院,恰逢科室没有床位,他坐在轮椅上直喘气,医生护士看了都很着急,罗医生得知后立即将自己值班用的折叠床搬出来给黄爹爹住下,指导值班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黄爹爹出院时笑呵呵地握住罗医生的手,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地唱了首俄罗斯歌曲给他听。

胡爹爹十年来一直在呼吸科看病,住院一定要找罗医生查房,专家门诊一定要看罗医生的,十分信任罗医生和整个呼吸科。去年,胡爹爹在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去世了,尽管如此,他婆婆还是给罗医生送来了鲜红的锦旗,婆婆说:爹爹走之前交代好了,这面锦旗就是爹爹最后的一点心意,感谢罗医生和呼吸内科全体医务人员这十年的照顾!大家听了感动不已。

孙爹爹因呼衰、肺性脑病昏迷,罗医生每天查房都认真观察监护仪上的数字,亲自调节呼吸机参数,经过十几天的努力,终于使孙爹爹清醒过来,他家属非常感激,连夜包了好多饺子,第二天一大清早就赶到办公室,送热腾腾的饺子给医生护士们吃,孙爹爹看着大家吃饺子,笑得好开心!

易爹爹是个老慢支,每次生病都要到市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用他的话说,看到罗医生,心里就踏实了。易爹爹记得很清楚,罗医生每次查房,都会耐心听完每一名病人的讲述,从不打断,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他查一个病房,起码得四五十分钟。易爹爹说,愿意耐心听病人讲话的医生,他就只见到罗医生一个!

二十年如一日诠释医者风范的好医生魏丹

魏丹同志是我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他从医二十余年来,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和无私敬业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单位同事的肯定。他始终平和周到,尊重患者人格,倾听患者心声,用心交流,理智疏导,于平淡之中彰显大医风范。

病人,在医生的眼里,应是患病的

魏医生常说:面对病人,不仅要关注,更要关注患病的。除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生理疾患外,还应了解他们的社会、心理需求,关注他们患病后的精神状态。只有关注患者的人格,才能更好的与患者沟通交流,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他以唐代名医孙思邈的这句话鞭策自己。他认为,患者是服务主体,应以患者为中心,而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对待患者应一视同仁,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他的眼里,医生应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痛病人之所痛。

摸透患者心理,让患者安心治病,也是医生任务之一。

70多岁张爹爹在家突然一侧偏瘫,他儿子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就诊。为了求个安心,张爹爹的儿子包了1000元红包交到了魏医生手中。反复推却不过,魏医生只好勉强收下。由于抢救及时,张爹爹肢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办理出院时,他儿子突然发现账上多出了1000元钱。魏医生说:为病人解除疾苦,这是我的义务与天职,绝不能以恩人自居,接受患者的红包、吃请。但为了部分患者能更安心治疗,先后退红包也有必要。

只有有过硬的技术,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

神经介入发展起来的时候,魏医生已年满四十。但凭着一股韧劲,短短几年,已成为省内少数几个掌握此项技术的专家,成功救治了多例病人。急性脑梗塞是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疾患,只有及时打通闭塞的血管,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而对于大中血管闭塞这类问题,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但该方法存在高风险、高强度、高难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项技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魏医生查阅大量国内外书籍文献,认真研读,反复揣摩,经常抱着被子坐在沙发上看资料,看晚了,就直接睡在沙发上;他一心扑在临床上,遇到的各类大小问题时,他从不放过,认真钻研,寻求解决方法,直到熟练掌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短短几年,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临床难题,成为湖北省内介入方面的知名专家。

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认真二字。

医生这个职业尤其要认真。魏医生认真对待工作、认真对待病人,认真对待自己。因为他知道,一个不小心,给患者、家属和家庭带来的伤害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十年前,医院引进了一种当时国际上最新的治疗脑卒中治疗用药。在使用第一例时,他整整在患者床边守了24小时,以便随时观察病情变化,直到患者明显好转,才松了一口气。他说:我们用药时不仅仅只看疗效,还应密切注意该药有无副作用,要有充分的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的措施。他认为,当患者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把他全部的信任和希望都交到了我们手中时,我们应秉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医疗行为,直到患者康复出院。

魏丹医生以自己实际行动在医生岗位上默默奉献,用他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者一名真正医者应有风范。                       (摘自:《武汉晚报》、好医网,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