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

建设

Party-mass building

关爱患者 从细节做起——皮肤科二病区不断深化精细化服务举措

发布者:党办 时间:2014-04-17 浏览量:65

作为我院精细化服务示范科室之一,皮肤科二病区全面贯彻落实医院精细化服务理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温馨化、人性化服务,主动从患者意见建议中查找不足,予以改进,形成了从入院到出院一套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让住院患者感受到“优质服务就在身边”。

更新理念,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该病区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患者需求,不断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在保证患者医疗安全的同时,保持患者身心的舒适与平衡,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有效地提升了患者与社会满意度。该病区从营造美好环境氛围着手,设置了温馨驿站。责任护士从实施入院患者“五个一”服务开始,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与医护人员,讲解相关疾病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让每位患者入院伊始便能感受到一系列优质、周到的服务。在病房,责任护士认真完成晨间、午间与晚间护理,坚持更换蓝格床单,发放早、中、晚三色“天地人”擦手巾,供患者餐前使用。治疗时,拉上围帘,使用笑脸围帘扣,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营造让患者心情愉悦的氛围。不仅如此,该病区不断丰富便民服务举措,在病床增设了呼叫器放置挂钩,在卫生间铺设了防滑垫,在护士站提供爱心衣架和雨伞,设立了便民箱,提供纸笔、回形针、筷子、针线等生活日用品,还为患者提供了院内外订餐、理发电话,陪护联系方式等,尽力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患者创造了安全、便捷、整洁、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

创新项目,实施音乐护理服务

每天下午三点,当患者及家属走进皮肤科二病区时,轻柔优美的音符便会环绕在耳畔。没错,这是该病区患者的音乐时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来自于工作、生活、疾病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紧绷的神经需要得到松弛。如今,在各种休闲场所背景音乐随处可“见”,但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医院病房应该是绝对地安静。其实不然,从医学角度来说,当患者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不仅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还能改善情绪,激发情感,振奋精神,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病区基于这点出发,尝试音乐疗法,为患者营造了平静、和谐、舒畅的住院氛围。当患者入住时,穿过的是有着轻柔曼妙音乐的走廊,而非充斥着消毒水味道和病患呻吟声的过道,此刻的心情便可想而知了。如患者在住院期间恰逢生日,病区会为他(她)播放《生日歌》,送上一张生日贺卡,表达医护人员的一份祝福。

搭建平台,提供延伸护理服务

我院皮肤科声名远播,病区针对外地慕名来汉患者多的特点,制定了《病区外埠患者收治制度》,满足实际需求。每当外埠患者来院时,病区优先保障患者床位安排,紧密部署后续流程,及时介绍订餐、躺椅租赁等事宜,尽量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病区还设置了行李放置区,为行李较多的外地患者提供便利。当外地患者即将出院时,管床医生与责任护士会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准备好患者保险报销所需资料,让外地患者切实感受到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人的一份热忱。

为了形成一套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该病区坚持落实出院患者随访制度,每周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针对患者在住院及院后康复期内遇到的各种困惑、意见及建议做好详尽记录,并向管床医生、责任护士或病区负责人反馈,病区在晨会上进行集体讨论交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对于年老体弱或残障患者,该病区还提供家庭入户随访,并赠送爱心硅霜。除此之外,病区还建立了属于病友自己的QQ群,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提供在线答疑、咨询及医疗护理信息资源共享等服务,实现了医患、护患、患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将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出院后,打造温馨护理服务品牌。

在不断深化精细化服务工程的实践过程中,皮肤科二病区通过科学严谨的管理模式,将服务举措落到实处,既保障了临床医疗安全,促成了良好的医疗范围,更和谐了医患双方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为全院精细化服务工程做出了表率。                                       (皮二病区供稿,党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