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
Party-mass building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我院积极响应,迅速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印发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迎检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指挥调度、巡回督察、目标责任、测评通报、联动协同五项工作机制和综合、氛围、环境、材料、追责、稳定、分院等七个工作组,召开了专题部署会、全员动员会,要求全院各个科室、全体干部职工在“明、净、礼、敏、稳”五个字上下功夫,即熟背文明创建应知应会,保持院内环境优良,热情接待外来人员,耐心回答患者提问,提高工作敏感性,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确保创建工作覆盖率、干部职工参与率达到100%,形成了领导亲自抓,职工齐上阵的创建工作格局。
一、营造氛围,强化学习,重在细节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浓郁氛围。一改以往简单的拉横幅、贴标语等传统宣传方式,注重创建氛围与医院环境相协调,设计制作了富有医院中西医结合内涵特色的“讲文明、树新风”展示框、展示架32个,公益广告190个,宣传海报350张,禁烟标识572个,使创建工作氛围与医院文化氛围相融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医院官方网站、微博以及门诊、名医堂、食堂等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高频率滚动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志愿者精神、城市精神等内容,拓宽宣传渠道。
二是扎实开展培训,注重效果强化。订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名片式学习卡2700份,分发到每名职工手中。在官方网站和院内OA系统上开设创建专栏,2名专员实时更新工作动态、分享创建经验,入心入脑开展培训。采取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闭卷测评,普通职工面对面抽查背诵的方式,强化学习效果。与物业公司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安保、保洁人员服务技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确保创建知晓率达到100%。
三是服从属地管理,全员参与创建。发挥市级文明单位带头作用,对口六角亭街慈善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入户宣传,组织青年职工志愿者参加街道办每日文明过马路值守,辐射医院周边社区举办“邻里守望”系列义诊。不少年轻职工还自觉响应学校、社区号召,在晚饭后领着子女走进邻居家中,争当文明创建宣传员,为武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对标创建,立整立改,重在持久
一是反复查、查反复,领导带头,对标创建。制定每日文明巡查排班表,坚持对标开展多人次、多轮次,全方位的拉网式自查,迅速找出“短板”,每周进行通报。陈红辉院长要求每名班子成员分批次深入一线实地检查,掌握一手资料,形成了“逢会必讲,逢人必考”的工作局面。陈院长率先垂范,独自对临床进行暗访,亲笔列出督办清单,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限期内切实对标整改,确保创建工作不留盲区。
二是立整立改,举一反三,建立长效。对上级领导、部门和媒体暗访中发现的问题,找准症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关于皮肤科门诊候诊区饮水机没有一次性水杯的问题,创建专班迅速对全院饮水机使用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对每台饮水机指定了责任人,并增补一次性水杯3500个,保障门诊每层楼饮用水和水杯的日常供应。
三是擦亮窗口,优化服务,落到实处。制定《关于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的补充规定》,进一步强调了医务人员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和诊疗行为规范。提升病员服务中心等窗口科室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同时,在门诊电梯旁选派12名文明志愿引导员,提示广大市民关注文明细节、养成文明习惯;在每个候诊区保障3名保洁人员不间断清扫,创造和谐宜人的就医环境;在院内停车场安保人员积极疏导院内交通,大力倡导文明停车,多措并举使创建工作落地。
三、改善环境,展示风貌,重在变化
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医院卫生环境、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创建为民、惠民的宗旨得以充分体现。
医院卫生死角切实得以消除,全面禁烟成果切实得到有效巩固,院内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实现了门外整洁,门内干净的整体目标,为广大市民来院提供了舒适、和谐的就医环境。
医院还开展了倡导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微志愿”活动,提倡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时间多少,人人都是志愿者,用“微志愿”推动“微文明”。给病人一个微笑,向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为患者群众做好文明“微引导”、“微示范”,为发现创建工作中的不足做到“微监督”,使每名职工成为文明传播的使者,为服务患者、传递文明凝聚正能量。
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病人的感谢多了,抱怨少了。11月份以来,医院党委收到患者感谢信45封,锦旗26面,医务人员拒收红包1.15万元,文明服务类投诉环比下降25%,医院上下精神文明风貌焕然一新。
当前,我院秉承精细化服务理念,坚持发扬创卫精神,掀起了一股全员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医院将在市卫生计生委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继续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创建任务达标,为武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党 办)